當網絡詐騙成為更加常見的犯罪手段,年輕大學生就成為犯罪分子青睞的對象。近日,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系對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,結果顯示,大部分大學生不了解網絡金融詐騙,甚至有近2%的大學生從沒聽過“傳銷”一詞。防范意識不足加上受騙后急于自救的心理,有少數大學生甚至會選擇繼續騙同學加入來挽回自己的損失,成為網絡傳銷的幫兇。
5%受訪大學生參與過網絡傳銷
網絡傳銷是網絡金融詐騙中危害極大的一種犯罪,而這種詐騙手段由于往往是熟人互相介紹發展,使很多大學生容易受到蒙蔽。調查表明,85.16%的大學生表示說不清“傳銷”的特點,其中甚至有1.93%的大學生表示未曾聽過“傳銷”一詞。
有73.41%的大學生表示沒有聽說過眼下比較流行的網絡傳銷項目。在所列的網絡傳銷項目中,聽說過E租寶、MBI理財和沃克理財所占比例較高,分別占12.52%、8.09%和4.82%。
在聽說過網絡傳銷的26.59%的大學生中,約61%是從媒體了解到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曾經受人推薦過參加網絡傳銷的大學生占比高達19%,身邊有認識的人在做這些項目的大學生占13%。也就是說,在受訪大學生中,有高達8.5%的人表示自己或身邊人參與過網絡傳銷,親身參與的學生多達5%。
超過7%受訪大學生無法識破騙局
用誘惑性的宣傳口號來吸引投資、騙取錢財,是一種投資陷阱。調查者特別設置了9個模擬網絡傳銷推銷模式的問題,對受訪者進行測試,結果顯示:286名受訪大學生中,有21人對詐騙項目表示愿意采取行動馬上投資,所占比例達到7.34%,如果推及到廣州大學城10萬名學生,潛在的受害者或高達7000余人。說明在面對網絡傳銷的誘惑時,不少大學生警惕性較低,容易上當受騙。
調查者發現,面對網絡傳銷誘惑時,大部分大學生雖然持有較高的警惕性,但由于不熟悉網絡傳銷模式,不能很快識別騙局。在9道測試題中,很多人一直做到第5題都未能識破騙局。
這些字眼最易吸引大學生投資
大學生容易被哪些煽動性或誘惑性的宣傳打動?數據表明,帶有明顯金錢誘惑的宣傳用詞,如“倍數增值”、“獎金”、“可提現”、“轉換成MP消費”等,更加容易使大學生對網絡金融騙局降低警惕性,對網絡金融詐騙項目產生興趣甚至上當受騙;“限量發行”、“低買高賣”、“只漲不跌”、“永遠供不應求”等具有穩賺不賠意味的宣傳用詞,尤其是“得到一定的獎金”等字眼,更容易使大學生產生果斷投資的想法。
調查者發現,相對投資收益和風險評估,大學生更容易被名人效應蒙蔽。比如,受訪學生中,有86.9%認為“只漲不跌”的說法有問題,只有13%的大學生會受蒙蔽;而聽到“那么多行業名人都加入了,有什么好擔心的,難道你比他們聰明嗎”的說法時,有高達34%的大學生會受蒙蔽。
被騙后男生更傾向于“積極回本”
一旦發現自己被騙,大學生會如何選擇?調查顯示,近八成大學生會選擇報警,極少數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欺騙他人,女大學生更多愿意息事寧人。
當被問及“假如你掉入網絡傳銷騙局,要拿回錢必須推薦別人加入,你會怎么做?”時,男生和女生的回答如下:3.43%的男生表示會繼續“騙人回本”,6.86%的男生要看損失金額多少而定,也就是說,如果損失較大,或有超過一成男生都會選擇繼續騙人。女生的這一比例略低,約為6%。
? 2020-2021 www.188uuuu.com 鞍山人才港(鞍山招聘網-鞍山人才網)遼寧朗潤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遼ICP備16000976號-2
地址:鞍山市高新區越嶺路260號 EMAIL:503833555@qq.com